印刷行業在油墨干燥、清洗及覆膜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揮發性有機物(VOCs),如苯類、醇類、酯類等,不僅污染環境,更危害作業人員健康。印刷廢氣治理設備是實現達標排放的核心設施。正確使用不僅能保障處理效率,還可延長設備壽命、降低運行成本。

一、開機前檢查與準備
確認廢氣來源狀態:確保印刷機、烘干箱等產污工位已開啟,風閥處于聯動狀態;
檢查治理設備完整性:
活性炭倉無堵塞,催化燃燒室溫度傳感器正常;
UV燈管無破損,RTO蓄熱體無坍塌;
所有檢修門、法蘭密封嚴密;
核實公用工程條件:壓縮空氣壓力≥0.5MPa,電力供應穩定,冷卻水暢通(如適用)。
二、規范啟停操作流程
啟動順序:
先開啟引風機,建立系統負壓;
再啟動治理單元(如加熱催化床至280-350℃,或點亮UV燈組);
最后聯動印刷生產線,避免“空燒”或高濃度廢氣沖擊。
停機順序:
先關閉印刷廢氣源;
繼續運行治理設備15-30分鐘,吹掃殘留VOCs;
待催化床降溫至<80℃后再關風機,防止熱積聚引發風險。
三、運行中監控要點
實時監測關鍵參數:
進出口VOCs濃度(建議安裝在線FID或PID);
催化燃燒溫度、壓差、風機頻率;
活性炭吸附層溫升(防燃爆);
嚴禁超負荷運行:入口VOCs濃度應控制在設計值內(通常≤300mg/m?),過高需稀釋或分流;
保持氣流均勻:定期清理風管積墨,防止局部堵塞導致氣流偏移。
四、耗材管理與維護
活性炭更換:當出口濃度接近排放限值(如60mg/m?)或壓差升高30%,應及時更換或脫附再生;
UV燈管維護:每8000小時更換燈管,并用無水乙醇擦拭石英套管;
催化劑保護:避免含硫、鹵素廢氣進入,防止中毒失活。
五、安全與應急措施
設置LEL(爆炸下限)報警儀,濃度超25%LEL自動切斷廢氣并充氮保護;
配備消防滅火裝置(如CO?噴淋),尤其活性炭箱和催化床區域;
操作人員培訓上崗,熟悉緊急停機按鈕位置及處置流程。